9月1日清晨,沐浴在金秋的朝阳中,辽宁科技学院师生代表齐聚学校运动场举行“钢铁脊梁铭记不朽功勋、青春奋楫启航崭新征程”2025年秋季学期“开学第一课”主题升旗仪式。党委书记赵毅、校长李卫民、党委副书记宋明凯、副校长罗旭东、纪委书记关雅君、副校长闫海军、副校长葛会奇、校长助理王琳琳,各学院学生副书记、分团委书记、学生代表,学生工作处负责人、校团委全体人员等1千余人齐聚国旗下,以昂扬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共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。升旗仪式由葛会奇主持。

上午7时30分,升旗仪式正式开始。英姿飒爽的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,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走向升旗台。在庄严的国歌声中,全体师生肃立行注目礼,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,迎风飘扬。国旗飘扬,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来、在新时代奋楫的光辉征程,更表达了辽科师生对祖国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热爱。

党委书记赵毅为全体师生带来充满温情的“开学第一课”。赵毅指出,站在新的历史方位,希望同学们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,一是以国旗为镜,厚植爱国底色。202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东北抗日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起始地,抵抗时间最长、环境极其艰苦,抗联战士们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,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。希望同学们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传承东北抗联精神,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书写“钢铁报国”的辽科风采。二是以校训为魂,锻造辽科精神。辽宁科技学院扎根于辽沈工业沃土,自带“钢铁的脊梁、创新的血脉”。希望同学们依托于学校钢铁冶金行业特色优势,积极投身于生产一线淬炼本领,既要像炼钢一样,经得起思想和专业训练的“高温高压”;也要勇于创新,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、未来技术的创造者和先进产业的开拓者。三是以时代为卷,书写青春答案。站在人工智能革命与全球产业升级的历史交汇点,当代青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。希望同学们要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担大任。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技术变革,在科研攻关中经得起反复失败,在创业实践中耐得住寂寞耕耘。以奋斗姿态,在时代画卷上写下最鲜活的注脚,以“辽科智慧”服务“国之大者”,让青春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赛道上绽放光芒!

在诗朗诵《不朽的抗战》环节,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李淯、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王嘉亿用饱含深情的语言,带领师生重温那段全民族救亡图存、共赴国难的峥嵘岁月,感悟永不磨灭的民族气节和抗战精神。随后,全场齐声高唱《团结就是力量》,用嘹亮的歌声展现辽科师生团结一心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。


全体师生在学生代表、经济与管理学院董怡萱同学的带领下,进行“以青春之我,续写时代华章”主题宣誓。同学们以青春之名、奋斗之志,集结于此;面向未来,目光坚定,以铿锵誓言,宣告青春的责任担当,展现出辽科青年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。


仪式最后,师生们有序来到升旗仪式主题条幅前庄重签名。这既是对历史的承诺,也是对未来的回答,展现了辽科师生传承红色基因、勇担时代重任的坚定决心。

时序更迭,金秋送爽;新程又启,未来可期。此次升旗仪式既是一堂浸润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,也是一次凝聚力量的新学期动员。历史川流不息,精神代代相传。愿师生们将升旗仪式上激荡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,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,全力投入新学期的学习与工作中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。坚持以史为鉴,开创未来,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中,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、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中勇担重任、锐意进取,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挺膺担当、建功立业,书写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篇章!